全市总土地面积10684.9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524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9.1%;洼地面积178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7%;湖泊面积156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7%;山地面积132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4%;丘陵面积763.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1%。
济宁属鲁南泰沂低山丘陵与鲁西南黄淮海平原交接地带,地质构造上属华北地区鲁西南断块凹陷区。全市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地貌较为复杂。东部山峦绵亘,丘陵起伏。京沪铁路以东,海拔在50—100米以上,比较有名的山有曲阜尼山(主峰海拔344米),邹城峄山(主峰海拔545米),凤凰山(主峰海拔648.8米,是全市最高山峰),泗水尧山(主峰海拔582米),老寨山(主峰海拔532米)。各山之间分布有许多小型盆地和谷地。南四湖以东部山麓为泰沂山前冲积平原,自东向西倾斜,地面海拔60-35米,地面起伏稍大(地面坡降为1/1000—1/3000);南四湖以西为较平坦的黄泛平原,自西向东倾斜,地面海拔39-34米,起伏较小(地面坡降仅为1/5000—1/10000)。嘉祥县南部和金乡县西北部,有零星孤山、残丘出露,如孟良山(主峰海拔243.1米,是嘉祥县的最高山)、羊山等。中部有南四湖(微山湖、南阳湖、昭阳湖、独山湖的总称)贯穿南北。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如同一碟形盆地。最低湖底海拔高度:上级湖为31.5米,下级湖为30米。湖北为泰沂山前冲积扇下缘,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地面海拔60-36米,起伏比较平缓,地面坡降1/3000-1/5000。汶上县北部军屯、白石一带有孤山分布。
济宁市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偏南风,受热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多晴寒天气;春秋两季为大气环流调整时期,春季易旱多风,回暖较快;秋季凉爽,但时有阴雨。具有充裕的光能资源,是济宁气候的突出特点。济宁市年平均气温为13.3℃一14.1℃,平均无霜期为199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97—820毫米左右。
全市天然水资源总量水平年为55亿立米,其中地表水34亿立米,地下水天然补给量21亿立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30.37亿立米,其中地表水17.44亿立米,地下水12.93亿立米。与全省平均情况的比较是:济宁市天然水资源每平方公里为44.50万立米,比全省平均值21.17万立米多110.2%;人均占量740立米,比全省人均449立米多64.8%;可利用水资源每平方公里为27.04万立米,比全省平均15.29万立米多76.8%,人均可利用水量为449立米,比全省人均324立米多38.7%。
生物资源
济宁市动植物种类丰富。全市高等植物,包括农作物、蔬菜、木要、花木(卉)、绿肥和牧草、药用植物和野生经济植物等总计有127科904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甘薯、棉花,其中被定为山东名产的当地品种有:曲阜香稻、鱼农一号水稻、金谷和泗水小杂豆。林木群落情况是:济宁市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但也有不少南、北方植物种类的引入。现在的森林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纯林、针叶混交林、针叶林等,而且基本上都是人工林。常见的树种有:杨、柳、榆、槐、泡桐、苦楝、臭椿及松、柏等,还有苹果、梨、桃、山楂、石榴等树种。济宁市的林木中,还不乏古树、珍木、名果,主要分布在庙宇。另外还有些珍稀树种,如柘树、柴藤、榔榆、皂角、青檀、黄檀、乌柏等等。全市药用植物计92科357种,其中载培药材80多种。在全国要求普查的363种药材中,济宁市就有151种之多。全市的动物种类也比较多,饲养动物有30多种,水生鱼类78种,软体动物36种。饲养的畜禽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兔、鸡、鸭、鹅十大类群,还饲有一定数量的貂和鹌鹑。鱼类资源也很丰富,共有淡水鱼类8目15科55属82种。其中鲤鱼种类居多,有50种。其中鲤鱼、鲫鱼、中南鱼、罗非鱼为济宁市的四大经济鱼类,另外还有虾蟹类和贝类等。这些鱼虾蟹贝类最主要的分布区是微山湖。济宁市鸟类共有201种,包括留鸟、夏侯鸟、冬候鸟、旅鸟等。既有肉质鲜嫩的雁鸭类,如绿头鸭、绿翅鸭,也有昆虫天敌的鸟类130多种,还有以腐烂动物尸体为食的“清洁工”大嘴乌鸦,以及体态优美、羽毛艳丽的观赏鸟类和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禽,如小云雀、凤头百灵、丹顶鹤、白鹤、大小天鹅、鸳鸯等。在微山湖区,水鸟数量居全省首位。
矿产资源
济宁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0多种。以煤为主,其次为石灰石、石膏、重晶石、稀土、磷矿、铁矿石、铜、铅等。全市含煤面积482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5%,估计储量一1500米以上的为178亿吨,主要分布于兖州、曲阜、邹城、微山等地。经勘探预测,全市煤储量260亿吨,占全省的50%,为全国重点开发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主要含煤地层都在10层以上,可采厚度10米左右,不仅储量大,而且煤质优良,易于开采。稀土矿,位于微山县塘湖乡郗山,已探明大小矿脉60余条,地质储量1275万吨,在国内仅次于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铁矿分布于汶上县李官集和泗水县北山,铜矿分布在泗水县境内北孙徐和小富庄,铅矿分布于汶上县毛村。这些矿储量小,品位低,有的埋藏较深,开采不易,因此仅具有远景意义。
前景目标
建设产业发达新济宁。加快推进经济战略转型,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产业格局,走出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和环境友好之路。争取用五年多一点的时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双翻番”,单位GDP能耗力争年均降低5%,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55┱37,煤电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调整到35%以下,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0%,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40%,实现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建设城乡秀美新济宁。加快构筑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组团布局为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0%,都市区一体化取得实质进展,中心城区建成区达到100平方公里,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努力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五城同创”目标。建设文化繁荣新济宁。充分发挥先进思想文化引领作用,整合、发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名市的跨越,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入全省全国先进行列。建设民生殷实新济宁。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万元和70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多数县市区和城镇达到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要求。建设社会和谐新济宁。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市民素质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安定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济宁历史文化悠久,是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在此留下活动踪迹,人类始祖伏羲、女娲、黄帝、少昊帝均出生于济宁,史有“舜耕于历山,渔于泽,陶于滨”的记载,这里所说的“泽”和“滨”就在济宁境内的泗水一带。春秋战国时期,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的“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都诞生在这里。五大圣人开启了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先河,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济宁周围方圆二百余公里范围内,诞生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墨子,荀子等诸子百家、诞生了殷微子,张良、诸葛亮等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作用的历史名人。杜甫、李白、曹操等都在济宁留有足迹。
济宁自古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称。元明清三朝这济宁设立河漕衙门,乾隆等帝王在这里驻足探访。
济宁名胜古迹众多,境内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60余处,市级145处。是中国人文景观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保藏中国皇帝御碑最多、规模最大的碑林;中国历史上等级最高的祠庙孔庙、中国古代最大的陵墓园林孔林和“天下第一家”的孔府,统称为“三孔”,其中孔庙、孔府是仅次于故宫的中国第二大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孟府、孟庙、孟林、孟母林、鲁国故城遗址、黄帝诞生地寿丘、周公庙、少昊(五帝之一)陵、铁山和岗山摩崖石刻、荒王(朱元璋第十子)陵;嘉祥的武氏祠汉画像石、曾子庙;微山的殷微子墓、汉张良墓;汶上的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及佛教圣物;济宁城区的太白楼、声远楼、铁塔诗、东大寺等。武氏祠汉画像石被誉为研究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济宁的汉碑以数量多、价值高而闻名,有“天下汉碑半济宁”之说。这些名胜古迹,为济宁这块古老的土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朝拜、寻根祭祖。
不仅这些,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至高无尚地位的“四书五经”,全部出在济宁。中国最早的启蒙教材《三字经》中引用的很多典故和故事很多也都发生在济宁。济宁有周朝时周公著周礼的鲁国都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就发生在济宁梁山;中国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发生在济宁的马坡;经典古文言文《曹刿论战》说的就是战国时期发生在济宁境内的一次著名的战役;《桃花扇》是孔子后人孔尚任受贬隐居在济宁境内的石门山,以文人和僧尼爱情生活为素材而创作一部著名中国古典小说;《铁道游击队》是发生在济宁的微山县及周边地区的真实故事,小说中芳林嫂居住的村庄至今仍在;济宁人民的儿子乔羽秉承了济宁的灵气,用歌词向无数的人诉说着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故事。
我曾这样给外地的导游们介绍济宁,在济宁旅游,走在马路上你要小心,说不定你用脚踢起一块砖头,就是一个具有几百年历史的文物,它可能就有一段让你悚目惊心的故事。它也有可能对中国的历史产生过重大的作用。济宁一个集中国文化之精华,有七千年文明积淀的古老的城市。
济宁风光秀丽宜人,来到这里可以亲近自然、流连山水,神游古国,亲沐儒风之雅。
济宁著名的风景名胜有:峄山、水泊梁山、尼山、石门山、凤仙山、微山湖、北湖、泉林、京杭大运河等。峄山因山势奇特、怪石嶙峋,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孔子在此留下了“登东山而小鲁”的诗句;水泊梁山因好汉聚义而名扬天下;石门山是李白、杜甫话别之处,孔尚任寓居于此写成《桃花扇》,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微山湖在中国家喻户晓,“微山湖上静悄悄”广为传唱。
济宁是一个具有7000年历史的城市。是一个值得济宁人骄傲,也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城市。济宁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济宁位于鲁西南平原,北邻泰安,东邻临沂和枣庄,南邻江苏徐州,西于荷泽接壤。济宁市人口790万,面积1.1万平方公里,辖市中区、任城区、曲阜市、邹城市、兖州市、微山县、梁山县、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泗水县、汶上县等12个县市区,东部是山区,属泰山山脉和沂蒙山脉,中西部是平原和丘陵地带,她西部一个属县嘉祥县就有99座山的说法,所辖区域内有中国江北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河流纵横交错,京杭大运河古道穿城而过,京沪铁路、京九铁路,兖石铁路和济新铁路纵横交错。
济宁属典型温带气候,四季分明,一般夏季最高气温38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12度。
济宁盛产小麦、玉米、稻谷、地瓜、棉花、花生、果品、瓜菜、畜产品和渔湖产品。矿产资源分布广、品种多、储量大,主要有煤、铁、铜、铅、大理石、花岗石等三十多种。济宁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的储量200多亿吨。稀土储量1300多万吨。济宁是山东省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微山湖水面1260平方公里,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中国江北最大淡水湖,经由京杭大运河串引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储水量达30亿立方米,是南水北调的枢纽。另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淡水资源占全省的六分之一。